地礦文化
- 地礦文化 >
秋雨長安
今年的雨季格外漫長。長安的秋雨是墨色的,它不似江南雨的氤氳,而是從《詩經》里飄下來,帶著三千年的平仄,一滴一滴,敲在青磚上,便成了平平仄仄的韻律。
我總愛在這樣的雨天,去城墻上走一走。雨水順著垛口緩緩流下,在磚縫間匯成細小的溪流。這些歷經烽火的青磚,在雨水的浸潤下,顏色愈發深沉,像是攤開的竹簡,每一道裂紋都在訴說著過往。護城河的水面被雨點打起無數漣漪,一圈套著一圈,恍如年輪。
在這里眺望大雁塔最好。它像一支巨筆,蘸著漫天雨絲,在灰蒙蒙的天幕上寫著什么:是寫玄奘沿著絲綢之路帶回來的貝葉經?還是王維“九天閶闔開宮殿,萬國衣冠拜冕旒”的大唐盛景?雨水模糊了視線,卻讓歷史的輪廓格外清晰。那些被秋雨洗凈的鈴鐸,偶爾傳來清悅的聲響,與時光深處的回音對話。
古老的城靜靜地佇立著,宛如一位歷經滄桑卻依舊風華絕代的智者。雨,是他的淚,也是他的笑;是他的嘆息,也是他的歌唱。在這無盡的雨聲中,長安,這座千年古都,正以他獨有的方式,訴說著永恒的故事,守護著每一個在雨中漫步的靈魂,去聆聽,去感悟,去銘記。
夜深了,雨還在下。我收起傘,任由細雨落在臉上。這一刻,我明白:晴天會來也會走;雨會停也會再下。就像大雁塔歷經千年而依舊雄勁,城墻數度傾頹又重生,長安的底蘊,正是在這晴雨交替中愈發深厚。
生命何嘗不是如此?不必執著于等待某個完美的晴天。就在此刻,在這雨中,生命依然在生長,在綻放。當我們在雨中學會了從容,在等待中懂得了自處,每一個當下,都已經是最好的天氣。畢竟,沒有永遠的雨季,也沒有永遠的晴空。真正永恒的,是我們在雨時學到的堅韌,在晴時珍藏的感恩,以及在每一個平常日子里,都不曾熄滅的對生命的熱愛與期待。

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