東京利河伯基督教會
  • 首頁
  • 首页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講道集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主日信息大綱

救恩的邀請

8/20/2017

 
經文:路加福音14:15-24

前言
一,為何用比喻?(馬太13:10-16)—隱藏真理為要顯露真理:將某一件事放在另一件事旁的故事,
通常是地上的故事有天上的意見
 
有信仰的人得豐盛的生命,對反對真理的人將使自己趨向堅硬
 
二,應如何研讀比喻?
 
1.研究每個比喻的前後文關係與背景
2.尋找比喻所要教導的主要真理
3.不可畫蛇添足
4.為了教義而不是要做教義
5.求神賜智慧去了解

本論:
 
一,朋友不願意赴宴席,用理由來推遲,這些是因為:
1.他們不知道自己喪失什麼
2.他們不知道自己切身的需要
3.不尊重邀請者
4.他們說:請你們准我辭了,這表示是他們期待有第二次的機會
 
二,阻饒我們進天國有以下障礙:
1.一塊地:投資,賺錢,買房子
2.五對牛:生財工具,職業,事業,工作
3.娶妻:婚姻,家庭,事業

三,工作,家庭,天國和世界不可兼得,為何呢?
1.因為今生與來生完全不能融合的
2.保全今生喪失永生,賺得全世界,賠上自己的生命有何意義?(路加福音9:24-25)
 
四,貧窮瞎眼殘瘸腿是代表誰呢?
1,稅吏與娼妓:因為約翰遵著義路到你們這裡來,你們卻不信他,稅吏和娼妓倒信他,你們看見了,
後來還是不懊悔去信他(馬太21:32)

2.因為看到自己的罪?
我實在的告訴你們,這人回家去,比那人倒算為義的,因為凡自高的,必降為卑,自卑的必升為高(路加18:9-14)
 
3.因為看到自己需要神來脫離罪的綑綁

五,路上和籬笆的人是誰?
外邦人本來與基督無關,在以色列國民以外,在應許諸約上是局外人,活著沒有指望,沒有神的人,
但如今靠著耶穌的血得以親近了,他將兩下合而為一,拆毀中間隔斷的牆,同為後嗣同蒙應許
 
六,警告猶太人:他們拒絕神的救恩,將擴張對外邦人的邀請,無論任何人都不可輕視這福音的邀請,
​否則神將關閉這恩典的大門

七,今日外邦人的職責(羅馬書11:11.26)
1.外邦人在基督裡的自由會激動他們發憤
2.猶太人信主復興,世界就豐豐富富被主得著
3.外邦人的數目添滿了,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-得救的數目滿足了(羅馬書11:25)
4.外邦人要從東從西從南從北幫助猶太人回歸-絕不留他們一人在外邦
(以賽亞書43:4-7)
5.外邦人要建造錫安的城牆

結論:
神救贖的計畫:先是猶太人後是希利尼人,身為外邦人的你需要做什麼?
我們是因為他們的過失而我們才能先得救
因為有一個奧秘是:猶太人暫時被棄終必得救(羅馬書11:26)
 
1.要為他們代禱,使他們早日信主
2.努力傳福音使得救的數字添滿
 
神救恩的邀請早已發出來了,你收到了沒有?你的決定是什麼?

認識你所相信的

8/13/2017

 
經文:提摩太前書1:15-16,但以理書2:32-44

前言
1.相信與迷信
◎若信的是宗教,而非相信神的話,那你就是迷信了
因為耶穌是來拯救罪人,你需要承認你是罪人,而非參加基督教的宗教活動
 
◎如果從來沒有經歷只是被告知,那你就是迷信了
我們必須自己理解到耶穌為我們釘在十字架的救恩
 
◎如果從來不動腦筋,只是一味被洗腦,也是迷信
 
◎我們不要成為迷信的教徒:有以下三種
a.叫徒:牧師有叫你來,你才來
b.覺徒:來教會就是睡覺,不能專心聽神的話
c.糾徒:心中糾結無法全心徹底相信,或是來教會只會指責別人
 
2.信仰道路上的感性與理性:單憑感性信耶穌是危險的,因為人的感覺是靠不住的
上帝愛人,憐憫人,是讓人以感性認識神的開始,但不可能永遠停留在感性
必須自己開始讀神的話,開始思考神的話,成為你的智慧
 
3.沒有理性其實是迷信,不思考其實就是迷信:(自己的經歷,思考救恩過程)
必須自己思想耶穌在你身上的救恩是如此浩大,為什麼需要為我的罪釘在十字架上,耶穌在我身上的恩典….
 
4.真正的認識神,成為不迷信的門徒,一定要熟讀,明白神的話
叫人活著的乃是靈,肉體是無益的,我對你們所說的話,就是靈就是生命
(約翰福音6:63)
 
基督信仰是:犯罪的人類透過耶穌基督釘在十字架的寶血,回轉向創造我們的父神,
是兒子回轉向父親的表現,是生命連結的信仰,而非宗教
 
本論
1.認識基督(教)
◎初代基督教是被羅馬帝國所禁止的,信徒受到極大的迫害
 
◎AD313年,君士坦丁大帝頒布米蘭詔書,基督教成為羅馬政府所允許的宗教
 
◎AD325年,尼西亞信經在第一次尼西亞公會議通過,並成為基督教最基礎的原則,此經確信耶穌不是被造的乃是神,
也相信聖靈是神,開始確信三位一體的信仰目前所有基督教派都接受此信經
 
◎AD392年,羅馬皇帝狄奧多西一世宣布基督教為國教,基督教開始迅速發展
 
2.AD395年後紛爭開始,分裂成東羅馬和西羅馬
 ◎這像的頭飾精金的--巴比倫
胸膛和膀臂是銀的--瑪代波斯
肚腹和腰是銅的--希臘
腿是鐵的--羅馬
腳是半鐵辦泥的--羅馬分裂為東羅馬和西羅馬
(但以理書2:32-44)
 
◎基督教也開始分為:羅馬公教( 天主教)和東正教(希臘正教) :
初期教會稱為<聖而公>的教會,1054年羅馬教皇因個人喜好將一條教義加上<及子>(聖父及子差派聖靈),
惹來東面以廉氏坦丁堡教會為首的教會不滿,東部教會和西部教會互相宣布,
將對方宗主教驅逐,意味羅馬公教和東正教正式分道揚鑣,史稱為基督宗教大分裂
 
3.十字軍東征—主後7世紀伊斯蘭教興起,耶路撒冷落入穆斯林的控制,西羅馬的教會和羅馬帝國為解放聖地耶路撒冷,先後八次十字軍東征
 
4.AD1517年的宗教改革—主後16世紀,德國,瑞士,荷蘭,北歐和英國等地發生宗教改革運動,
開始興起脫離天主教會的基督教新教教會,<基督教>基本上都是這個時期產生的新教
因為天主教會開始漸漸的離開神的原則,開始有一些人為的傳統,甚至偏離原來的信仰,(例:販賣赦罪券),於是有人起來反抗
 
◎天主教和基督教,兩者主要的分別是:
a.信仰的準則:
*天主教-聖經加上次經(旁經)
*基督教-唯獨聖經
 
b.敬拜方式:
*天主教-彌撒有固定的儀式
*基督教-各教派多少有異,有採自由敬拜,也有對敬拜採統一嚴格規定
 
c.信仰中心的權柄:
*天主教-因為要配合當地傳統需要,會加上聖經以外的儀式,且以教宗至上無誤解釋經文為標準
*基督教-聖經無誤論,但對聖經並沒有統一或標準的解釋,所以會因為所強調的地方不同,才會產生不同的教派
 
◎宗教改革的主要訴求:
a.因信稱義:心裡相信,口裡承認,就必得救
b.唯獨聖經:以聖經為最高權柄
c.全民祭司:每個人都能來到神面前禱告
 
結論
1.我們堅決相信全本聖經都是神的話,而不是聖經中有神的話

2.確認你所相信的神-是昨日今日一直到永遠是不改變的
要相信就要相信到底
 
3.小心~有人以理學和虛空的妄言,不照著基督,乃照人間的遺傳和小學擄人(哥羅西書2:8)
 
4.不可強解聖經,自取沉淪(彼得後書3:16)
不可按照自己的意思解釋聖經


與神交易或交通

8/6/2017

 
經文:羅馬書3:23,啟示錄18:11-13
 
前言:
1. 交易(Transaction):雙方進行互通有無的行為是大家所熟悉,也是每日生活必須的

2. 交通(Communications):流通雙向,在信仰上的交通指分享,まじわり(彼此信入)
 
本論:
1.你與神的關係是交易,還是交通。認為自己是如何,所以神一定要…的想法

2. 聖經中苦難的學習 
2.1約瑟 (創世紀37章-43章)
2.2約伯 (約伯記7:11- , 10:1- , 21:7- , 23:1- , 27:4- , 30:16- , 31:1-)

3. 遭遇困難的認罪,約伯自認無任何的罪,神為什麼要這樣對待他?以抱怨的   態度詢問神
a. 自己是否也有和約伯一樣,抱怨質疑過神
3.1讓約伯大鳴大放
   a. 神對約伯採取的態度。讓約伯先發洩情緒
3.2神卻靜脈不語
   a. 神用創造的智慧來回應約伯 (約伯記38章- 41章)
   b. 約伯對神的回應(約伯記42:3-4)

4. 生命中最划算的投資~認罪。因為世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(羅馬書3:23)
   你們要上山取木料,建造這殿,我就因此喜樂,且的榮耀,這是耶和華說的(哈該書1:8)
   即在你生活,生命中有任虧缺神榮耀的,這才是最大的罪
  • 自以為義-自己的絕對思想
  • 專顧自己
  • 冷漠死沉
  • 不冷不熱
    a. 罪的再認識:一般在剛信耶穌,受浸禮前是認罪較清楚的階段
    b. 什麼是罪?虧缺神的榮耀。自以為義,專顧自己,冷漠死沉,不冷不熱
    → 而帶出 → 惡念、苟合、 偷盜、兇殺、姦淫、貪婪、邪惡、詭詐、淫
    蕩、嫉妒、謗讟、驕傲、狂妄 (馬可福音7:21 -22)

5. 認罪的方法。先光照 再認罪 vs. 先認罪 再光照
    a. 先認罪 再光照 是正確的,因為如果 先光照 再認罪 就會按這個人的標準來判斷自己的罪,若是這樣就看不清自己的罪了

6. 改變與神的關係,不要停留在交易,乃要進入恢復與交通 
    a. 因那惡者(撒但魔鬼)是交易的能者,末世的交易,包括靈魂的交易 (以西結書28:13 -16)
 
結論:
1. 與神關係的再建構 
    a. 自我中心的思想及否認神的作為 → 恢復與神之間美好的關係
    b. 交易 → 交通

2.如何達成。天天操練生命,提升靈的生命。一萬個小時的訓練
    a. 10,000個小時的(不間斷的)訓練
→更多主動參與教會的事工,聚會
→更多浸泡在神的話語中
 

    アーカイブ

    5 月 2020
    4 月 2020
    3 月 2020
    2 月 2020
    1 月 2020
    12 月 2019
    11 月 2019
    12 月 2018
    11 月 2018
    10 月 2018
    9 月 2018
    5 月 2018
    4 月 2018
    1 月 2018
    12 月 2017
    11 月 2017
    10 月 2017
    9 月 2017
    8 月 2017
    7 月 2017
    6 月 2017
    5 月 2017
    4 月 2017

Location

​以 撒 離 開 那 裡 , 又 挖 了 一 口 井 , 他 們 不 為 這 井 爭 競 了 ,
他 就 給 那 井 起 名 叫 利 河 伯 ( 就 是 寬 闊 的 意 思 ) 。
他 說 : 耶 和 華 現 在 給 我 們 寬 闊 之 地 , 我 們 必 在 這 地 昌 盛 。

創世記 26:22
  • 首頁
  • 首页
  • 聯絡我們
  • 講道集